欢迎来到苏州特一金属材料有限公司!
产品系列
  • 20CrMnTi
  • 20CrMnTi

    (1)材料的特性

      该钢属于合金渗碳钢、渗碳型塑料模具钢。该钢的渗碳与热处理工艺性能

      良好,在≤960℃时为细晶粒组织,在常用的渗碳温度下长期加热,晶粒无长大倾向,淬火后的残留奥氏体甚少,因此,该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,可加工性良好,主要性能与20CrNi钢相似。

      抗拉强度≥1080MPa、屈服强度≥885MPa、伸长率≥10%、断面收缩率≥45%、冲击韧度≥69J/cm2、硬度≤207HBW,试样毛坯尺寸为15mm。

      对20CrMnTi钢的齿轮坯料采取等温正火,可以消除粒状贝氏体组织,降低坯料正火后的硬度,完全可以满足机械加工要求。从等温正火试验结果可以看出,该工艺具有工艺范围宽,工艺稳定等特点,等温正火温度为550~650℃,保温时间在30min以上,均可获得珠光体和铁素体混合组织,且硬度在160~170HBW之间。显然该工艺有助于含Mo的20CrMnTi钢具有更广泛使用。

      在常规正火工艺中,并非100%出现粒状贝氏体,给机械加工带来很大困难。据汽车用倒挡齿轮、行星齿轮、半轴齿轮三项生产统计,约有40%出现此问题。

      (2)供货状态应在记

      正火、退火、高温回火、或不热处理态。

      (3)化学成分

      根据标准GB/T 3077-1999该钢的化学成分(质量分数):C0.17%~0.23%、

      Si0.17%~0.37%、Mn0.80%~1.10%、Cr1.00%~1.30%、Ti0.04%~0.10%、P≤0.035%、S≤0.035%。

      (4)该钢加工工艺路线为:下料→锻造模坯→退火→机械粗加工→冷挤压成形→再结晶退火→机械精加工→渗碳→淬火、回火→研磨抛光→装配。

      (5)临界点温度(近似值)

      Ac1=740℃、Ac3=825℃、Ar1=650℃、Ar3=730℃。

      (6)退火规范

      退火温度约860~880℃,出炉空冷,硬度≤217HBW。

      (7)正火规范

      正火温度920~950℃,出炉空冷,硬度156~207HBW。

      (8)淬火、回火规范

      渗碳温度900~920℃(罐冷),淬火温度820~850℃,油冷以避免高温回火脆性。

      (9)渗碳、淬火、回火规范

      渗碳温度900~920℃(罐冷),淬火820~850℃,油冷,硬度>60HRC;180~200℃×1.5h回火,空冷,表面硬度>60HRC,心部硬度35~40HRC。

      (10)碳氮共渗及淬火

      碳氮共渗温度840~860℃,共渗后直接淬火,淬火温度830~850℃,油冷,硬度≥60HRC。回火温度160~180℃,空冷,表面硬度58~62HRC。

      (11)典型应用举例

      1)压制铝套冷挤压模,D16、D20型压制钢丝绳铝套冷挤压模,原采用CrWMn钢淬火回火,硬度为45~50HRC,尽管硬度要求在冷挤压模中较低,但由于CrWmn钢组织中存在碳化物的不均匀性,易造成模具崩刃、开裂而早期失效,使用寿命仅为1000多件,有的仅几百件。

      2)国内也有不少应用低碳马氏体钢强烈淬火工艺制作冷作模具的实例。

      3)用于小型精密型腔嵌件,还可以用渗碳增加表面硬度,提高耐磨性。

      4)用于受磨损较大、受较大载荷及生产批量较大的模具。

    • 0.00
      0.00
商品描述

(1)材料的特性

  该钢属于合金渗碳钢、渗碳型塑料模具钢。该钢的渗碳与热处理工艺性能

  良好,在≤960℃时为细晶粒组织,在常用的渗碳温度下长期加热,晶粒无长大倾向,淬火后的残留奥氏体甚少,因此,该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,可加工性良好,主要性能与20CrNi钢相似。

  抗拉强度≥1080MPa、屈服强度≥885MPa、伸长率≥10%、断面收缩率≥45%、冲击韧度≥69J/cm2、硬度≤207HBW,试样毛坯尺寸为15mm。

  对20CrMnTi钢的齿轮坯料采取等温正火,可以消除粒状贝氏体组织,降低坯料正火后的硬度,完全可以满足机械加工要求。从等温正火试验结果可以看出,该工艺具有工艺范围宽,工艺稳定等特点,等温正火温度为550~650℃,保温时间在30min以上,均可获得珠光体和铁素体混合组织,且硬度在160~170HBW之间。显然该工艺有助于含Mo的20CrMnTi钢具有更广泛使用。

  在常规正火工艺中,并非100%出现粒状贝氏体,给机械加工带来很大困难。据汽车用倒挡齿轮、行星齿轮、半轴齿轮三项生产统计,约有40%出现此问题。

  (2)供货状态应在记

  正火、退火、高温回火、或不热处理态。

  (3)化学成分

  根据标准GB/T 3077-1999该钢的化学成分(质量分数):C0.17%~0.23%、

  Si0.17%~0.37%、Mn0.80%~1.10%、Cr1.00%~1.30%、Ti0.04%~0.10%、P≤0.035%、S≤0.035%。

  (4)该钢加工工艺路线为:下料→锻造模坯→退火→机械粗加工→冷挤压成形→再结晶退火→机械精加工→渗碳→淬火、回火→研磨抛光→装配。

  (5)临界点温度(近似值)

  Ac1=740℃、Ac3=825℃、Ar1=650℃、Ar3=730℃。

  (6)退火规范

  退火温度约860~880℃,出炉空冷,硬度≤217HBW。

  (7)正火规范

  正火温度920~950℃,出炉空冷,硬度156~207HBW。

  (8)淬火、回火规范

  渗碳温度900~920℃(罐冷),淬火温度820~850℃,油冷以避免高温回火脆性。

  (9)渗碳、淬火、回火规范

  渗碳温度900~920℃(罐冷),淬火820~850℃,油冷,硬度>60HRC;180~200℃×1.5h回火,空冷,表面硬度>60HRC,心部硬度35~40HRC。

  (10)碳氮共渗及淬火

  碳氮共渗温度840~860℃,共渗后直接淬火,淬火温度830~850℃,油冷,硬度≥60HRC。回火温度160~180℃,空冷,表面硬度58~62HRC。

  (11)典型应用举例

  1)压制铝套冷挤压模,D16、D20型压制钢丝绳铝套冷挤压模,原采用CrWMn钢淬火回火,硬度为45~50HRC,尽管硬度要求在冷挤压模中较低,但由于CrWmn钢组织中存在碳化物的不均匀性,易造成模具崩刃、开裂而早期失效,使用寿命仅为1000多件,有的仅几百件。

  2)国内也有不少应用低碳马氏体钢强烈淬火工艺制作冷作模具的实例。

  3)用于小型精密型腔嵌件,还可以用渗碳增加表面硬度,提高耐磨性。

  4)用于受磨损较大、受较大载荷及生产批量较大的模具。